棋局之外看印刷 手提包裝袋
2017/6/19 18:50:56??????點擊:
萬華包裝業(yè)務范圍:PE包裝袋 抽真空包裝袋 鍍鋁膜包裝袋 鐳射效果包裝袋 鋁箔包裝袋 耐高溫煮包裝袋 瓶嘴包裝袋 三邊封包裝袋 手提包裝袋 四邊封包裝袋 自動包裝卷膜 自立包裝袋等 歡迎致電0536 -5211588,期待為您服務……
曾經有人這樣描述跨界,當一個文化符號無法詮釋一種生活方式,或者再現一種消費者體驗時,就需要幾種文化符號聯合起來進行詮釋和再現。而現今,印刷也走到了這一步。
行業(yè)知識或畫地為牢
似乎出版印刷版本的畫地為牢已然出現了很久,如何從中抽身而出分辨清楚,仍需我們不懈地努力。身處印刷這個行業(yè)之內從事印刷或出版,自然被認為是行家,而若是在邊界以外從事印刷或出版,大家則笑此人是個是外行。這就是最近提出“專業(yè)知識邊界”的說法,意思是說一個行業(yè)經過多年的相互學習和發(fā)展成熟后,自然而然地就會形成這個行業(yè)知識的邊界。
新聞集團曾經于2011年2月3日創(chuàng)刊了一個純電子的報紙,結果只撐了22個月就???。即使是全球最大的媒體集團大老板默多克也無法突破出版的知識邊界。
印刷也有知識邊界,臺灣家里蹲創(chuàng)意印刷公司的林傳旺自稱是印刷“門外漢”,卻創(chuàng)造了今天令同行艷羨的合版印刷生意模式,影響了我國的印刷版圖。
畫地為牢的蘊意為人所熟知,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身在其中又如何分辨清楚。處在印刷行業(yè)的大背景中,有時我們從中抽身而出觀察問題,反而豁然開朗。
印刷行業(yè)跨界之說
或許,跨界的藝術,不僅僅在于跨的是什么“界”,更重要的是“跨”的思路和態(tài)度。
跨界發(fā)展的一條捷徑即產業(yè)鏈延伸,而其思維模式的根本在于以客戶為中心。曾有人如此詮釋跨界,當一個文化符號無法詮釋一種生活方式或者再現一種綜合消費體驗時,就需要幾種文化符號聯合起來進行詮釋和再現,而這些文化符號的載體,就是不同的品牌。
當互聯網,微博、微信社交平臺,云思維等等充斥于我們的生活之時,印刷行業(yè)也不能“幸免”于這些時髦玩意兒悄無聲息的“侵入”。于是,傳統(tǒng)印刷企業(yè)開始尋求轉型,努力探尋著將這些新鮮元素與傳統(tǒng)的印刷相結合的發(fā)展模式,而此時,一些本已具有IT背景的“新兵”卻已借著東風開始穿梭于稍顯冷寂的印刷業(yè),燃起似乎預示著希望的明火。
正如我們經常聽到的,“沒有不景氣的行業(yè),只有不景氣的企業(yè)”,當我們透過那些正在跨界進入印刷行業(yè)的“勇士”的視野觀察印刷行業(yè)時,或許可以看到另一個角度的景致——在他們把玩著跨界的藝術之時,有一種可以稱之為“生氣”的氛圍在印刷業(yè)縈繞。
- 上一篇:禮“輕”情意重 今年新趨勢 瓶嘴包裝袋 2017/6/19
- 下一篇:印企:適應新常態(tài)才能求發(fā)展 PE包裝袋 2017/6/19